
2022年1月11日,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理事会换届会议在市民中心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关苏等参加会议,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黄国强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基金会成立10年来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并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新老理事会顺利实现更替与交接。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首先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和《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2021年财务决算报告》。

会议现场,理事会成员举手表决
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海外来华留学、国内学生到海外留学,以及其他符合基金会宗旨的公益活动。这也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以“大运会”名义设立的留学基金。
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成立10年来,始终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作为基金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创会理事长、原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同志的领导下,开展资助国内外学生留学,资助国内外高校、教育机构进行教育、文化、科研交流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基金会成立至今,资助项目从首批2项增至7项,资助留学生614人。其中,来华留学生355人,出国留学生259人,资助金拨发人民币2143.4万元。资助面覆盖83个深圳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5个,资助外国留学生覆盖47个国家,遍布6个洲。
基金会开展业务以来,在资助对象的选择上,奖优助贫、奖助结合,既资助来华留学生,又资助出国(境)留学生。申报对象具世界性,资助对象具普惠性,“送碳”与“添花”并举。资助学生遴选工作突出公信导向,做到信息公开、遴选公平、评审公正。主要由个人申请、学校推荐、资质初审、专家(面试)评审、理事会审议、网上公示等程序。资助学生遴选工作零投诉,增强了基金会的公信力。在开展资助学生遴选工作实践中,基金会不断研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为完善各项工作规范积累了丰富经验。
深圳大运基金会的设立本身就是世界体育运动史上的创举,不但凸显了深圳大运“不一样的精彩”,而且镌刻在世界大运史上,铭刻在当代青年学子心上。
受助的中外青年留学生感受到深圳大运不一样的精彩,体会到深圳的温暖与关爱,并把这种关爱永久传递。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巡视员、原市教育局局长、原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郭雨蓉同志在讲话中表示,感谢第一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基金会成立至今的10年是摸索前进的10年,更是卓有成效的10年。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关苏同志表示,“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这块牌子很难得,平台搭建非常不容易,第一届理事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郭雨蓉同志发言
关苏巡视员通报了基金会第二届理事候选人推荐和监事选派情况。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7名当选理事为(按姓氏笔画排序):马芹娣、马真一、朱迪俭、安晓朋、杜宏彪、李月、李海明、李雅萍、吴哲健、周剑雄、郑春苗、姚学清、顾阳、黄国强、薛运琪、戴兴毅、魏军。胡鹏为第二届理事会监事。
感谢第一届理事会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祝贺第二届理事会的顺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