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8月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成立以来,已资助留学生752人(其中来中国境内的留学生453人,出国、境留学学生299人),他们有的正在境内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有的成为了助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有的正在用实践感知中华魅力……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肤色不同,语言不一,但他们都有一颗爱中国、爱深圳的心。
今年,基金会的资助已经圆满完成,为了激励更多留学生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基金会的资助,实现大学梦,弘扬大运精神,即日起,我们特开辟“助学·筑梦”栏目,将优秀留学生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展现榜样的力量。

来华留学生:李草绿
本期推介的优秀留学生是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高级A班的李草绿。
来自韩国的李草绿,初来深圳时经历了21天的酒店隔离,但她没有被疫情带来的困难打倒,依然积极地参加每一天的线上学习,乐观向上的性格也让她更快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如今,她告诉远在韩国的朋友们,深圳很好,你们也来一起看看。
获奖经历
■2022年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优秀学生
中文的抑扬顿挫“唱”进了心里
李草绿和中文的缘分要从十多岁的一次经历说起——偶然间在电视里看到了正在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虽然剧名早已记不清了,但中文的抑扬顿挫仿佛歌声一般“唱”进了李草绿的心里。
打那时起,还是小朋友的李草绿就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的她在大学报考了中文系,为了更好地学习中文,李草绿还在课外进行了一对一的补习,为去中国留学做准备。
家里人对于李草绿要出国的想法也并不感到意外,母亲认为在中国有无限的发展机会,全家人也都十分支持她“走出去”。

李草绿(左6)在深圳大学
李草绿最终把目的地选在了深圳,她报考了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因为深圳离香港很近,而且有很多中国大企业在这,这里有很多可以发展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深圳。”

李草绿对深圳的初印象是“有很多电动汽车的环保城市,也是引领科技的大都市。”的确,深圳从2011年大运会举办时就提出“简约、低碳、绿色、活力”的核心理念,启用千余辆新能源公交汽车,绿色环保的城市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来到深圳已经9个多月的李草绿最喜欢的地方是深圳湾,第一次来到深圳湾,她就一下子爱上了这里,可以看到海,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跑步,这让她有了无比轻松的感觉。
在深大遇恩师、看世界
刚学习中文的时候,李草绿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中文的“声调”。“因为韩语没有声调,所以起初我们很难掌握正确的中文声调。”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李草绿已经顺利通过HSK6级考试。“我现在能自信、自如地说中文了,但交流的时候还是能被听出我是外国人。现阶段我需要克服语调这个难题,尽量多和中国同学沟通,模仿他们的语调和语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来到深圳大学学习后,李草绿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李草绿(左2)在结业典礼上和老师、同学们合照
在深圳大学,李草绿不但在中文学习上取得了不小进步,还结识了不少国外朋友和老师们,有机会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价值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她收获了自己在深圳大学的第一份证书——“优秀学生证书”。

李草绿的优秀学生证书和结业证
不仅如此,李草绿还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李幼飞老师。李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李草绿悉心指点,也在得知大运留学基金会有助学项目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她,为李草绿写推荐信并一直鼓励她申请。李草绿说,如果不是李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自己可能无法获得这个资助机会,也可能已经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回国了,因此非常感谢李老师。

李草绿(左2)和李幼飞老师(左1)合照
在李幼飞老师眼里,李草绿是一名非常有追求、有思想的同学,性格活泼开朗、热情洋溢,经常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因为有李草绿同学的存在,班级气氛非常好,同学们也因为她的优秀而努力学习,大家都在你追我赶、共同进步。”李幼飞老师这样评价。
深圳的包容让外国人轻松融入
这次获得大运留学基金会的资助,给李草绿同学带来了很大的鼓励,也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今后的生活。通过这次经历,她也决定继续积极参加中韩两国举办的各类活动,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草绿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
在深圳留学半年多,李草绿感受最深的就是深圳的包容性很强——“在深圳,可以看到很多外地人和外国人,但大家都会说自己是深圳人。这让我感到温暖,感觉能够很轻松地融入这座城市。”
当李草绿的韩国朋友们好奇她在中国的生活时,她会告诉朋友们:深圳很像首尔,是一个包容的大城市,对于要来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来说是很容易适应的城市,想来深圳看看的朋友们不妨考虑申请下学期的语言生。

李草绿目睹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成果,这让她意识到中国的无限潜力。在深圳大学的语言课结业后,李草绿希望能继续申请深大的研究生,今后也想要留在中国找工作。“深圳让我有了归属感,我期待越来越多的朋友能来深圳看看,深圳加油!”李草绿表达了自己对深圳的真切祝福。
李草绿受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