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自2011年8月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成立以来,已资助留学生1548人(其中来中国境内留学生1060人,出国、境留学生488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却一样清澈地爱着中国,有人从千里之外来到深圳求学,在中国的土地上触摸中华文化,也带来了异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有人奔赴远方深造,扩大了国际朋友圈,尽情探索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一群有朝气、充满正能量的留学生,正怀揣着对学习新事物、探索新旅程的一腔热忱,踏上了追梦的路。
基金会2024年的资助已经圆满完成,祝贺所有获奖学生!为了赓续大运精神,鼓励更多在基金会资助下的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深圳故事、深圳教育国际交流的故事,基金会特开辟“助学·筑梦”栏目,将走进一个个优秀留学生的世界,感受每一个璀璨炙热的追梦故事。
本期推介的是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Richard Cornelius Suwandi.

Richard Cornelius Suwandi
全球化进程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有一群追梦的学子乘风而起,大放异彩。Richard,正是这散发光芒的一员。他跨越山海,从印度尼西亚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这里编织未来的无限纬线。

- 01 -
理学锋芒闪,累累硕果结
Richard Cornelius Suwandi来自印度尼西亚,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二年级博士研究生。他聚焦于智能系统开发领域的研究,致力于通过贝叶斯优化及生成式模型(如大型语言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自动化工程设计框架,以加速科学发展进程,重点突破复杂黑盒优化问题的技术瓶颈。Richard说,他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缘分其实十分深厚,因为他本科阶段也就读于港中深,并于2023年获得了统计学学士学位。过去几年,Richard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在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中担任审稿人。最近,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接受,并且荣幸入选2024年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信号处理学会奖学金项目。

- 02 -
根植华夏情,缘续港中深
“我选择港中深是因为学校有顶尖学府的卓越声誉,尤其在学术卓越和创新研究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Richard分享说,“港中深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中国文化与全球视野,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且具有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协作。”作为华裔,Richard的祖父来自福建省,这段宝贵的在华经历让他得以重连根源。
2019年,Richard作为港中深的本科生首次来到深圳,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氛围以及作为科技与创新中心的声誉深深吸引了他,本科期间的生活及学习经历激励他继续在深圳攻读研究生,与港中深再续前缘。

- 03 -
多元汇文脉,多面绘人生
在深圳学习期间,Richard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刚来深圳时,Richard面临着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挑战,通过参加语言课程并与同学练习,他克服了这一困难。“现在我可以自信地与同学和教授交流了。”Richard开心地说。逐渐适应在深圳的学习生活后,Richard说自己被中国人民勤恳的工作精神、对教育的无私奉献以及对创新的热情探索深深打动了。“这些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特别吸引我。这些庆祝活动不仅突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还唤起了我对中国的归属感和连接感。”

在学习上,参加2024年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是Richard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在那里,他有幸与大湾区的知名专家会面学习,了解关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最新趋势和进展。

生活中,Richard喜欢旅行,喜欢沉浸在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美景中。他去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张家界,体验了独特传统和特色美食。

- 04 -
大鹏同风起,扶摇向未来
作为港中深的学生大使,Richard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宣传深圳这座城市和港中深这所学校。他还计划与学校合作,组织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分享他的留学经历,激励更多国际学生选择深圳作为他们的学习目的地,体验深圳独特的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当Richard得知自己获得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奖学金时,他非常兴奋,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和潜力得到了认可。“这份奖学金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让我心无旁骛地追求学术立项,也将激励我继续努力,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Richard感激地说道,基金会的支持不仅是对他的鼓励,也更坚定了他努力追求学术卓越的决心。“我会争取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回馈基金会对我的信任与支持。”

展望未来,Richard计划开展更多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并造福社会的研究项目。他将致力于通过与当地产业、大学和政府机构合作,运用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求学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为深圳作为创新和科技中心的发展做出贡献。
受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