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8月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成立以来,已资助留学生752人(其中来中国境内的留学生453人,出国、境留学学生299人),他们有的正在境内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有的成为了助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有的正在用实践感知中华魅力……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肤色不同,语言不一,但他们都有一颗爱中国、爱深圳的心。
今年,基金会的资助已经圆满完成,为了激励更多留学生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基金会的资助,实现大学梦,弘扬大运精神,我们特开辟“助学·筑梦”栏目,将优秀留学生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展现榜样的力量。
本期推介的优秀留学生是来自中国香港、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一学生李灿珉。

港籍留学生:李灿珉
自2018年来到深圳,4年多的时间里,他积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远赴孔子故乡寻觅传统文化,甚至成为志愿者为深圳人民服务,他用饱满的热情深入体验和感知中国文化和深圳大运精神内涵。现在,他已是深圳的忠实粉丝,对深圳这片土地以及人民“佩服”不已。
获奖经历
■多次获得教育部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
■2021年《构建动态发展的大湾区高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于STEAM教育理念》获得暨南大学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征文比赛优秀奖
■2021-2022学年毕业班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由一本报考指南开启的深圳留学生涯
李灿珉在香港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经常会开办一些生涯规划相关的讲座,由来自香港、内地、台湾等地方的升学就业单位的老师普及相关知识。得益于深港密切的文化交流,在香港高考后,李灿珉翻阅到了一本关于香港考生报考内地高校的指南刊物,里面对内地高校的介绍非常详细,各种漂亮的校园环境、优秀的师资让李灿珉“眼前一亮”,在他的内心埋下了“要来内地上学”的种子。
之后,他了解到暨南大学在深圳有校区,这让他欣喜不已。因为,此前他就曾多次到深圳游玩,这里朝气蓬勃、未来可期的城市氛围深深吸引着他。“虽然当时这种感觉多少有些朦胧,毕竟没有在深圳长期待过,但我很喜欢深圳。”顺理成章地,李灿珉的本科选择了来到深圳,一待就是四年多,现在他已是一名研一的留学生了。

深圳大湾区团会合照
回想起初来深圳留学时,他曾在深港两地间巨大的学习差异中备感压力,很多课程内容,特别是基础必修课程,诸如高数、文化课等,他与身边的境外同学此前都没有涉猎过,追赶起来有些吃力。
好在,李灿珉喜欢交友和上网,他经常请学习好的内地朋友指导自己,也经常在网上寻找学习资料自学,“从校领导、系主任,到日常接触的老师与辅导员、同学,都会很积极地帮助学习困难的留学生寻求解决方法。”
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李灿珉越来越适应深圳的学习生活,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李灿珉在校获得的证书
因成绩优异,李灿珉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了学校三等奖;本科毕业时获得2021-2022学年毕业班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在“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征文比赛中他的原创文章获得了优秀奖……今年,在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资助项目中,他也因各项成绩优秀,成为了受资助的优秀留学生。
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感知中华魅力
谈及为何会选择来内地学习时,李灿珉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国际青年想要到中国来学习、交流。
来到深圳后,他参加了很多校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去了内地很多城市旅游,除了领略到祖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他更惊叹于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祖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良好的社会治安、热情善良的人民,都让李灿珉感到十分快乐与亲切。

深圳大湾区团会照
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李灿珉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软环境研究、后疫情时代大湾区旅游产业复工复产现状调研、广东省海岛保护计划、红色旅游路线设计规划等活动,在主题为“香港大营救—重走南粤古驿道,遍访往历英雄事—‘惊心动魄 1942’旅游线路”的红色旅游路线设计规划活动中,李灿珉了解到了许多抗日战争期间的先烈故事,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与自豪感。
课外,李灿珉还参与了在深圳举行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和街道举办的针对境外学生认识国家的相关活动等等;他也去过孔子的故乡——曲阜旅游,了解儒家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在内地,李灿珉不仅汲取了知识的力量,也体验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深爱深圳的内在文化实力
中国地大物博,那深圳究竟有何吸引他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李灿珉说,深圳这座城市的内在文化实力强大,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展现了祖国的文化自信。

李灿珉在北方滑雪,参观北京天坛
在李灿珉看来,深圳的学习和文化氛围相比国内其他城市来说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境外人士的参与也非常友好。深圳有不少公私营的图书馆、文化场所和适合学习的消费店铺,随时走到一个地方,可能就有一个比较有氛围的茶舍或者咖啡厅,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相聚于此静心学习也好,还是与同学朋友商讨学术,都很有感觉。此外,深圳公营的图书馆,对于境外人员的书籍外借服务也比其他城市更为方便。
“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深圳志愿者们。”大一的时候,李灿珉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志愿者的工作十分辛苦,而志愿者队伍中有很多年龄不小的大爷大妈,这让他很是惊讶“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当志愿者?这么辛苦?”“我们虽然退休了,但也要为社会做贡献,为志愿服务出一份力量,是奉献也是快乐。“老人们的回答,让李灿珉深感震撼,内心有些复杂。“像他们这样把‘志愿’两个字做到如此无私的,我很佩服。”

曲阜孔庙祈福
而这些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上数以万计、无穷无尽的志愿者奔赴到一线,日以继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也让他深感祖国的温暖与强大。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之前很少遇到。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明,从来都不可能只看它的外在经济发展多好,他的内在更为重要。我们的国家可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得到世界的尊重。深圳的志愿者和他们的信念就是一个缩影,让我更加的了解与佩服我身下的这片土地。”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让李灿珉印象深刻。在深圳的4年多时间里,他见到了许多跨越千里万里来到深圳发展的异乡人在这里奋斗,这也激励着他不断奋发向上。

此次获得了基金会的资助,他非常感恩,表示将善用基金会的资助不浪费。除了留存一部分缴学费、购买学习设备、书籍等,他还想在疫情好转深港通关后,邀请十多年没回过内地的父亲和对内地不太熟悉的香港同学、朋友来深圳走走,“让他们也感受祖国的世间繁华,增加心中骨气”。
未来,李灿珉计划留在深圳发展,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文化与旅游方面发力,为祖国与深圳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